最近一出门,
大家的感受是不是都和图片一样▼
不过,对于南通人来说,
这非一般的感受每年都要来这么一次,
大家习惯着也就麻木了……
比起高温天气,
画风更清奇的还要数这届台风,
奇葩台风年年有,
今年真的特别多!
本以为“安比”的“京沪线”走位已经够独特了,
没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
出来一个“Ω”走位的“云雀”……
“云雀”今天10时中心位于南通东南方向
约公里海面上。
预计“云雀”将以每小时18公里左右的速度
向西北方向移动,
强度维持或略有增强。
中央气象台今早发布台风警报:
预计“云雀”将于3日早晨至上午
在浙江象山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
(热带风暴级,8~9级)
今天早上5时9分,
南通气象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受台风“云雀”影响,
预计2日夜里我市有东北大风,
最大风力陆上5~7级、
沿江江面6~8级、沿海海面7~9级,
请注意防范。
不仅是大风,
受台风影响,
预计2日夜里到3日我市有明显风雨天气,
过程雨量15~30毫米、
局部30~50毫米。
不仅是南通,
受“云雀”影响,
江苏降水量、风力预报图在此▽
△8月2日08时-4日08时江苏省累积降水量(毫米)预报图△8月2日夜间-3日江苏省最大风力预报图那么问题来了:
今年台风影响华东为啥这么多?
▲7月下旬副高位置对比
半个月内,有2个台风先后登陆华东中部,这与近期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有关。
通常7月下旬,副热带高压主要控制影响我国淮河以南到日本一带。但今年7月中旬后,副热带高压北上,高压中心甚至控制我国华北和东北等地。
其异常偏北的位置,造成近期东北出现破纪录的高温。而华东中部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受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台风容易在华东中部登陆。
近期华东中部多台风影响,除了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有关,也与近2个月台风活动频繁有关。
今年6月开始,随着西南季风明显加强,热带季风槽区对流发展活跃,台风生成量猛增。6月到7月的两个月内,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区域共有9个台风生成,生成数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常年同期平均5个)。
“云雀”奇葩在哪里?
●路径奇葩
台风通常生成于热带海洋上,如果移动到中纬度时,由于环境场变差、能耗等原因,台风会减弱消失;而受到中纬度西风带影响,台风的行进路线也多转为自西向东移动。
▲台风主要路径示意图
正因为上述因素,能在强大的中纬度西风带中存活并逆流而行的台风就非常少,如同“云雀”一般,在北纬34度附近长时间逆袭,横扫日本后进入东海,并有可能登陆华东中部沿海的绝对是史无前例。
比较接近的案例是年10号台风(国际编号,国际名Todd),“托德”在琉球群岛北部海域沿北纬30度西行登陆浙江宁波。另外如年10号台风,在登陆日本鹿儿岛之后回旋了一段时间,再沿北纬32度附近西行登陆江苏启东。
▲云雀和10、10台风路径
●“身世”奇葩
从年1月1日起开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形成的台风的命名表共有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1个成员国和3个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称。
除了台风命名,也规定了台风除名的规则。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除名和增补:
1.造成重大灾情、人员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
2.命名不恰当(太过通俗、涉及宗教、歧视、歧义或引发恐慌)
3.奇特路径与位置
4.与其他区域台风或飓风重名
“云雀”的前世是个被除名的台风“清松”。“清松”之所以被除名,并不是因为致灾这一原因,而是由于“清松”的英文Sonamu发音接近Tsunami海啸,容易引起民众恐慌,故而被除名。
好不容易“上位”成功,说不定“云雀”马上由于“奇特路径与位置”也会被除名。因为这一原因被除名的台风也是有先例的,如年第26号台风“画眉”,就因为它生成地最接近赤道,又是首个登陆马来半岛南部、逆袭新加坡的台风而被除名。
最后,
来看下未来七天天气▽
坐等降温前,
再来问个老问题:
高温和刮风下雨,你选哪个?
来源/中央气象台南通气象上海天气金陵晚报等
编辑/高阳实习生徐琦陈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