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陵中学烹饪技能比赛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在中学系统开了先河,穆校长到任不久,在主抓教学管理的同时,重点提出:每一个本校系统食堂,必须配有一名大厨,为孩子们的伙食,科学安排一日三餐,让长身体的孩子喜欢吃,吃得科学。

本人受此使命,明天举行本校内部系统四食堂的中烹、中面、西点三个项目的业务技能比赛,任务下来,主管石主任,周全的做了准备,明天下午一时开始,二十余名大厨,挥锅上阵,大显身手。

比赛现场图

石主任讲:比赛也是一种培训方式,通过比赛,达到展示、交流、发展的目的,比赛的重点是,一切围绕孩子们的需求,通过比赛,达到一次常识性的普及。

比赛菜品:在选材上慎用火腿肠、松花蛋、腌菜、油炸类、高糖类等,小学班,选择无刺的净鱼肉等。

比赛内容:中烹是鱼香肉丝、清汤鱼圆和自选一道家常风味,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鱼香肉丝,是川味经典,也是佐饭百吃不厌的美食,初、高中学生喜欢,鱼香味是复合味形,内含甜酸辣鲜,这种口味掌握好,可以举一反三多种味道和菜品。

鱼香肉丝

清汤鱼圆是细嫩无刺的产品,富含优质广蛋白质,小班孩子可以放心吃,另外,加工鱼圆,属于细活,血漂不尽不白,鱼不新鲜不鲜,就腥,斩剁不细则质粗,火大就起孔了,不美观,因此是考核厨师的基本内功。

鱼圆

自选一款家常菜,首先要明白家常二字的含义,即价廉物美,久食不厌,新鲜下饭等内涵,选材上是市场上随着季节性变化而选择的菜品,可荤可素,也属于粗菜细做的范围,挑战性较强,有色香味形俱佳的要求,不动脑筋,不下功夫,是难以出彩的,当然,味是核心,营养是目标,秀食是美感。

中面和西点烘培均有要求,各个点都在准备着。

昨天有厨师反映,他未经过系统培训,不熟悉川味,希望帮助一下。

这叫临时抱佛脚,换一种思维,有一句行话,临阵磨刀,不快也光。

南京做川味最有历史的,当数太平南路上的四川酒家,这家老店,品质一贯稳定,正宗川味到了南京,经过他们与市场的磨合,南京人基本上习惯和认可了他们的南京川味,那就请川味大师来示范吧。

于是,我上午打电话,邀约了原四川酒家总厨师长糜克芬师傅,我说明原因,一口答应下来,上午去市场备了部分川味料,中午就赶过来了。

下午,利用厨房下班的时间,在校内二楼食堂厨房内,给所有选手示范烹制了鱼香肉丝和回锅肉、麻辣豆腐三款经典,大家品尝之后,认识了川味的要求,对三味的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

二楼食堂吴经理积极支持,临时买了皮薄肥白瘦红的五花软肋,青嫩的的蒜苗,是加工回锅肉的最恰当的食材,使示范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

这三款老味道,因制作有难度,很多年轻厨师不知道这三款在大家心中的味道,有的酒店模仿着做,往往有形无味,有的餐饮单位,嫌不赚钱,借口老菜没人喜欢,干脆不供应了。

这就是社会现象,忙于创新,忙于新概念,在某一点上改进,就算有突破了。

其实传统的老味道,要保持稳定的品质,是需要花大力气的,学厨师要有天性,进入厨师,要遇到智慧大厨,授其来龙去目,分析透彻的烹饪原理,还要经受住冬冷夏热的熏烤,流汗流水不说,每天重复性的工作,干久了,也会有审美疲劳感的。

下午看到糜师傅熟练的操作,纯是言传身教,她讲,鱼香肉丝是比赛项目,为了让大家都看清楚她的示范过程,炒了二次,对她这种认真的传教精神,我很敬佩。

烹饪这一职业,发展的趋势不太乐观,具体表现在,从业人员选择的少,工作时间长,一到假日就陪不了家人等。从业人员的文化基础不均衡,为之热爱和研究挖掘的不多,大工匠虽受人尊重,但现实很骨感,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政策上的倾斜,相信未来会更好。

厨师这职业,也和医生一样,要不停学习,离岗半年,就有落伍的感觉,因此,外行人看厨师是手艺人,其实矛盾讲过一句精辟的话:烹饪属于文化范畴,钱学森曾在八十年代为中国烹饪杂志题款曰:烹饪是技术,是文化,是艺术。

培训厨师的工作,任重道远,技艺的传承也是辛劳而艰难的过程,但愿厨师队伍人才辈出,烹制出更多加味美佳肴出来。

啰哩啰嗦一阵,欣喜的是,河西金陵倡导一个食堂,配备一名大厨,就如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提出的,每一个建制连队食堂,必须培养一名等级厨师。三十多年的岁月,能有同样的倡议,实属可喜的罕见。

天不早了,匆匆划几段,愿明天选手们比赛顺利,愿学校第二次烹饪比赛圆满结束。

.10.29.10.12于河西

作者:泊翠庐圃

编辑:闹市伙夫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15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