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贾元春作为“四春”之首,是贾家唯一的皇妃,当她站在高高的顶峰,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时,也被套上了家族利益的枷锁。她在《红楼梦》中地位斐然。
贾元春的命运与她在深宫中的遭遇不无关联,她的人物形象也变得更加立体鲜活,在深宫中演奏她的悲歌。而她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01贾元春的生平概述
《红楼梦》里作为皇妃的贾元春,虽然在全书中的描写并不太多,然而她是曹雪芹以及续书者高鹗所要倾注全身心予以着力刻画的金陵十二钗之一。
她的生死哀乐、荣辱离合的情节推动着故事的向前发展,也牵制贾家荣宁两府的命运。
贾元春是贾政与王夫人的长女,她生于正月初一,因此取名为元春。她是贾珠的胞妹,是贾宝玉的胞姐。
她自幼由贾母教养,从小便接受传统的诗书礼仪教育,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德行突出。
恰巧因为“贤孝才德”而被选入宫作女史,以“德”成为“贤德妃”,身份自此高贵了起来。她成为了万人敬仰的权贵,成了家族可以依仗的靠山,但最后她却死在了那个“不得见人的去处”(皇宫)。
她的宿命是封建时代下女子悲惨境遇的典型代表,她们为了家族荣耀,可以沦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自此失了自由。正如曹雪芹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
泪!”引人深思。
02贾元春的亲情悲歌
书中对贾元春描写最多的场景就是“元妃省亲”。省亲虽仅仅几个小时,却为元春期待已久,在第十八回中曹雪芹极尽笔力写了元春的亲情。
“元妃省亲”声势浩大。“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彰显官宦人家的钟鸣鼎食,豪华之至。但看似喜庆的场景,却暗含着贾元春的悲哀。
第一,对父母情的渴望。在元春短时间的省亲过程中,几乎伴随着哭声,有回娘家的开心,也有道不尽的辛酸泪,诉不完的苦楚。
贾元春年纪轻轻便去了复杂的皇宫中,摸爬打滚多年,有如今的位置。而她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却碍于身份有别,只能任由自己的亲人对自己行礼。她面容华贵,身穿凤冠霞帔,对着亲人,却只能机械般地说着“免”。
元春想要像普通人家一样的相处,她的内心完全是站在作为儿女的角色去对待父母,但元春的父母及长辈们却把她看得高高在上,带着明显的君臣色彩,这种心理与行为上的落差,让元春感到很受挫。
本以为在逃离皇宫那个规矩繁多的地方过后,便能好好做回为人子女的角色,恢复作为贾家大小姐的本来面目,是那个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但她作为皇妃的身份即使是她脱下凤冠霞帔后,也是不能改变的。
原本简单的父女、母女等关系已经变成了等级森严的君臣关系,受制于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束缚,一切都得按照规矩办事,又怎会那么自由自在。想拜父母不能拜,不能依偎父母唠家常,只能强颜欢笑。
她虽是万人之上,可却多了很多繁琐,没了普通人家的自在。她的辛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外人看来她是幸福的,就连贾母等人看来,“元春是幸福的,因为她嫁给了万人敬仰的皇帝。”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可她的苦闷只能是无人理解。她的父亲只希望她做一个贤德的妃子,“贵妃唯兢兢业业,勤慎恭肃以待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父亲如此般的关心与慰问,也是令她非常失落,亲人间的交流已经变了质。
第二,元春的姐弟情。作为长姐,她扮演着“母亲”一样的角色。她在见到贾宝玉的时候也是“一语未终,泪如雨下……”她要求宝玉能够学有所成,在听到贾政说园中的亭台轩馆,都是宝玉所题字,便感到很欣慰。
元春在听到贾母说贾宝玉最近肯读书后,才算放心。除了关心贾宝玉的学业成就之外,对于宝玉的爱情,元春更是要为其铺路。
元春作为皇妃,深知要保持贾家的基业稳固,家族的利益关系必须考虑其中。因而对于贾宝玉的婚姻对象,她也要慎重挑选。
她对于贾宝玉身边的女性很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1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