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令人牵肠挂肚的莫过于林黛玉的结局,曹雪芹批阅十载,还是没能给《红楼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实在是可惜。也许,正因这部书的不完美,才成就了它的完美。林黛玉刚出场时,是那样的楚楚动人、风流儒雅,时过境迁之后,大观园中的姑娘们各个都面目全非,唯独黛玉依旧洁白如玉,正如《葬花吟》中所写“质本洁来还洁去”。在封建时代,婚姻与感情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宝黛恋”是不会有结果的,若是宝玉与黛玉有情人终成眷属,曹雪芹又何必大费周章勾勒薛宝钗,就算没有高鹗的续写,我们也可以才想到宝玉与黛玉的悲伤结局。黛玉是为宝玉而生,必然也是为他而死的。那么,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红学界对此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沉船自尽,也有人认为是泪尽而亡,也有人说是咳血而死,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事实上,真正伏黛玉之死的,是这个极少出场的丫鬟——春纤。金陵十二钗命运各异,虽然曹公没有明写她们的结局,但在判词中已经暗示得很清楚了,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便是她们的归宿,也就是说金陵十二钗最终都逃不开一个死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曹公没有明写,但在判词和挂画中还是隐晦地点明了。首先,挂画。林黛玉画中“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枯木上悬一根玉带,很明显是上吊的情景,因此林黛玉最终的结局必定是与此事有关。其次,判词。林黛玉的判词是“玉带林中挂”,更是清晰地道出了黛玉死亡的真相。黛玉共有三个丫鬟,分别是雪雁、紫鹃、春纤,雪雁预示着黛玉的经历,紫鹃预示着黛玉的情感,而春纤则预示着黛玉死亡之谜。黛玉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经历像极了雪中挥动着翅膀的飞雁。黛玉为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用毕生的眼泪来还,并且无怨无悔,这情景像极了杜鹃啼血。而春纤,既是春天的杨柳,也是春天的纤维,杨柳寓意着黛玉风流的神韵,而春纤则寓意着黛玉的无可奈何。春纤,“春”预示着黛玉极可能在万物争辉的春天死亡,“纤维”又指代绳子,所以印证了上吊而亡的真相。后来,紫鹃情辞试宝玉时,黛玉对紫鹃说还不如让人拿绳子勒死她,不经意间说中了自己的命运,让人既可怜又可悲!春纤在《红楼梦》中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贾母去清虚观打蘸,阖府上下的丫鬟、姑娘们都一起陪同,其中就包括春纤,但也只是顺嘴一提。第二次是宝玉挨打后,派晴雯给黛玉送旧帕子,晴雯听了,只得拿了帕子往潇湘馆来,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帕子,见他进来,,忙摆手儿,说:“睡下了。”帕子之多,足以见得黛玉哭得有多厉害。黛玉生日是二月十二,她生于万物争辉的春天,也注定在美妙的春光中走向消亡。花开时分总是那么短暂,花落却是一瞬间的事,转眼物是人非,黛玉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选择在大好的春光中自尽,正好印证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宿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1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