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寸土不让列强的“纯爷们”左宗棠;鼓动光绪帝变法图强的政治家、书法家翁同龢,在江南贡院两次乡试落第;王羲之还是一位能力超强的公务员,当过“卫戍区司令”,没有南京,就没有《西游记》,没有南京,就没有《本草纲目》;没有南京,就没有《儒林外史》;《阅江楼记》六百多年前就诞生了,而阅江楼,年才建成;洪升在南京观看指导完《长生殿》,在返回杭州途中醉酒落水而死;郑燮在南京参加完乡试后,畅游南京,为南京写了很多诗词,为莫愁湖写过词,还写了《渔家傲·王荆公新居》……日前,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了近九十期的《南京往事》,主要讲述了部分历史文化名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砥砺人心的故事,以及与南京的故事、趣闻,起到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讲人是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馆员赵炜。为了使每期节目更吸引人,赵炜精心挖掘典型的鲜为人知的素材,反复咀嚼筛选,探寻历史文化名人在南京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留下的痕迹——唐代最喜爱南京的大诗人是大名鼎鼎的李白,他曾经建议皇帝将都城迁至南京,但没有回复。李白曾经四次来南京探幽寻古,与好友、《饮中八仙歌》里“宗之潇洒美少年”,崔宗之泛舟秦淮河上,诗酒流连,大声酬唱,引得两岸的美女驻足争看,兴之所至,两位著名文人邀请美女一起畅饮。嗜酒如命的李白,尝遍了南京城内的美酒,“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的精美诗句,描绘了南京“铁粉”对李白的痴迷。李白为南京留下了篇左右的赞美诗篇。宋代最喜爱南京的名人,当数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十七岁时,因父亲王益任江宁通判,随父亲迁来南京居住。就狂热地爱上了南京。两年后,他的父亲因病逝世,葬于中华门外。于是,19岁的王安石就在南京钟山守孝,锐志读书。庆历二年(年),二十二岁的王安石一举考中进士第四名,从此踏上仕途。历任各地官职,恃才傲物政绩赫然多次辞官不就,后调回京师,43岁,丁母忧,回南京为母守孝。并借此机由,辞官在金陵收学生教书为业。48岁,宋神宗登基,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次年,担任副宰相职位,开始执掌朝廷大政,施行变法。51岁,变法受阻,王安石多次请辞,后来因为一个儿子借他的名气为非,他坚决请辞。出知江宁府。55岁复任相职。56岁以子丧身衰为由再度请辞。同平章事,判江宁府。58岁开始,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隐居钟山,直到66岁郁然病逝于钟山。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又分别为父母两度在金陵守孝,三任江宁知府,两度辞相后回到金陵,在南京渡过十年退休生涯,最后终老南京,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王安石留下的首诗词中,描写南京的,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大多数为名篇:《桂枝香·金陵怀古》,描摹了南京景观之美,发出了历史兴亡之叹,大文豪苏轼读后,忍不住感慨道:“此老真野狐精也”(这老家伙,太牛啦!),“诗词各一家,唯荆公备众作,真一代奇材!”“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終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游钟山》)” ,该诗里,一口气出现了八个“山”字,表达了他对钟山的狂热之爱。钟山,成了王安石的精神家园和息肩之地。退休了,又被罢免了宰相,他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丞相,变成了和蔼可亲,随意随性的“老王头”。每天早上,他骑着毛驴,后背上背着一口袋饼,一卒牵着驴,后面跟个“警卫”。别人问去哪里,王安石答:毛驴向左,则左;向右,则右。饼,王安石吃饱了,给两个从人吃,从人吃饱了,给驴吃。有时,他憩息在田间地头,树荫下,石头上,跟周围的老农聊天,也吃吃他们的饭菜。一次,得知苏轼从南京路过,王安石来到长江边迎候,两位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巨匠,虽然曾经政见相左,在文学才华上却是惺惺相惜,有人想置苏轼于死地时,王安石还救过苏轼一命。在南京钟山脚下,二人喜相逢,一笑泯恩仇。流连多日,谈诗论文,王安石还劝苏轼,在他住所周围买地搭屋,做个邻居。苏轼买地未遂,写了一首诗歌:“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表达了深深的遗憾。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徽、钦二帝被俘,朝廷南逃,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作为南京市市长夫人,这位“千古第一词人”,“词国皇后”,在南京,像个青春少女一样,浪漫地踏雪寻梅:“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得知金兵又要攻打南京,在一个夜晚,丢下李清照,赵明诚在南京城头上,栓一根绳子,匆忙逃跑了。李清照很是恼火,愤然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挖苦声讨丈夫的不忠与怯懦。题者,人之眼目也,眼目明,而人必有神。曾经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过千篇文章的赵炜,精心雕琢每个讲述内容的标题,以求抓住观众眼球。王安石:钟山脚下度余生李清照:建康城踏雪寻梅阅江楼:年才建成的江南四大名楼《桃花扇》取材于南京洪升的《长生殿》:断送了功名成就了文名徐渭:天教吩咐与疏狂汤显祖:中国的莎士比亚石涛:顿顿吃苦瓜的大画家龚自珍:名父不幸而有逆子翁同龢:状元门第帝师世家纪晓岚:高人神人达人怪人千字文:千年争诵千家竞写王羲之:书法最牛的公务员归有光:明代的欧阳修《本草纲目》首次出版于南京祝允明:南京历史上的书法家市长沈括:稀世通才作者介绍:赵炜,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就读于淮北师范大学英语系,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现就职于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从大三至今,发表文章千余篇,录制央视、省级卫视、南京电视台节目多期,被观众和媒体誉为“江苏高校七大网红老师”、“电视明星”、“段子手”、“文史学者”、“诗词达人”、“写作高手”、“最有才的图书管理员”、“移动书库”、“行走的图书馆”、“书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nr/1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