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失分原因分析系列谈

我教书已经有整整25年了,无论在公办、民办学校的一线教学岗位干的12年,还是自己单干课外培训的13年,我都是除了研究教学之外,还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的情况(专业术语一般都简称“学情”),“研究学生”也是教师们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要点。

为什么要“研究学生的学情”呢?

其实,学生不单单是一个个跟你学习的对象,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当你研究透了他们的学习状态,你才会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在这类题上失分啊?因此,教研时你单纯研究题型是不够的。

像我之前研究学生答阅读短文最后一两道的题型时,发觉他们有思想顾虑,会认为:有些自由发挥的题型,是不能像写“作文”那样去写,因为这是“阅读题”啊,可是具体怎么写呢?孩子却又没想好,于是放不开手脚,往往会把答题的横线空下至少一半来……因此,这最后的一两道压轴题也就成了孩子失分的重灾区!

这是孩子在思维里,不由自主地给二者划分了界限,导致答题畏首畏尾,放不开思路啊。

当我琢磨透学生的畏难心理后,对他们“大肆洗脑”——让他们解放思想就把这类题当作作文来写,而且像微博似的,它是个“微作文”。

鉴于小学生善于遗忘的反复性,我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许多孩子慢慢被我洗脑成功,最后两道压轴题马上有了全新的改观,我当堂批阅时,再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为得是给孩子鼓劲儿——千万要给他们答题的“自信”!

于是,孩子到了学校的大小考中,他们不再有“畏难情绪”,他们普遍提了分数,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私信我——在全班同学答阅读短文的最后一两道“发挥题”时,全班同学普遍留的横线都是大片空白时,唯独她的孩子答完了三四行横线还不算,还额外画了两道横线,将那些“发挥题”答得丰满圆润,结果一分不扣,还受到学校老师在全班点名的“严重表扬”!

可见,教研除了研究书本课堂之外,还要研究学生的“学情”有多么重要啊!

在日常教学中,我每次将阅读短文时,都让学生先自己默读一遍,在他们阅读时我又开始了观察研究,我发觉许多同学的脑袋左右晃动的频率很快,活像扫描仪,很快就读完了一篇短文,其实这样扫读是大忌啊!这么快的速度往往是孩子根本没读明白,就去做阅读短文后面的题型,如此慌里慌张的态度,肯定会有纰漏!再者,出题者有些题型其实并不难,只是出这样的题,实则为了考验学生阅读的“细心度”,可是孩子却用扫描仪似的“扫读”,焉能不中计呢?!

我仔细观察后通过和学生互动谈心,了解到他们担心时间不够,才会如此慌里慌张地扫读,我于是再度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似的“洗脑”:大家请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至少要精读两遍,你答题才会准确,如此慌张扫读后答题,反而会因为没读明白,再返工调回头再读个三五遍的大有人在,反而更浪费了时间,还在心理上输给了试卷难题啊!

我告诫学生:你要先在心理上,就不怕这些难题,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

其次,你在阅读短文时,养成一个好习惯,即拿着铅笔在短文每个自然段前,先标上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然后每个自然段用铅笔指着,一行行地细读,而且至少读两遍。

还要注意:你可以用铅笔一边读一边画出来“要点”,这些“要点”往往是本文描写的中心人物是什么?有的是“人”,有的是“物”,有的是“地方”,你画出来后,再把每一段的第一句重点读一读,看看这个第一句和后面描写的有什么关系?是“总起句”的“总分”关系呢?还是“承上启下”的关系呢?你读完后做到心中有数,没读明白就再读一遍,然后才开始后面的答题,这样失分率会大大降低。

仔细阅读短文,这里面需要注意的还有——你要注意题目是什么?读的时候,还要结合题目来读,看看是不是紧扣题目来写的内容?因为有些阅读短文是没有题目的,这样的阅读短文的后面会有一道题,要求你根据阅读全文的内容,然后在题目的空格横线上,请你给本文起一个题目。你没有读透,所起的题目就会偏题了,自然要扣分的。

总之,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文”,养成了这个答题的好习惯,再给自己紧张的心情疏导一下,来个深呼吸告诉自己别紧张,要冷静,一般来说,就能把后面的阅读题逐一破解。

今天我先谈这么多,后面我会继续谈阅读短文失分的问题。

这6次复习课(已经上过2次了),这都是结合春季班期末复习授课的内容,欢迎随时插班试听!后附春季班课表供参考!

暑假班,秋季班也早就开始报名试听了,希望有心者跟我联系试听,不专门开设试听课了,您可以随时联系插班试听!

以下是暑秋班课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0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