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振声,现居江苏扬州,笔名陆岷、碧洲、乐愚夫子等,曾长期担任《江苏工人报》记者站站长,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会员。自从军旅生涯,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酷爱诗歌创作半个世纪以上。其大量诗作散见于《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人民海军》、《人民前线》、《解放军报》、《新华日报》、《金陵晚报》、《江苏工人报》、《南方日报》以及《少年科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上海诗人》、《心潮诗词》、《绿风》、《扬子江诗刊》等数十家报刊。作者撰写的文艺评论,曾屡次刊载於《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大众日报》等报刊,采写的地方风物散文、游记、人物传记等,被编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向世界各地传播。作者还热忱于歌词创作,曾在《词刊》、《当代词人》、《歌词作家》、《星坐标》及网刊发表大批词作。其各类作品在历年征文竞赛中频频获奖。近期出版了独具特色的讽刺诗集《刺玫瑰》,前期著作有散文集《春风十里扬州路》、《砚池倒影》等。作者笔耕业迹入选年香港版《世界名人录》辞书。
◎选景
满眼都是景物,
何不快点选角度?
嘿,只须咔嚓一下,
便可拍下倩影丽图。
老爱却显得迟疑,
东挑西拣不肯止步。
蓦地依偎于棕榈树旁,
一把将我臂膀拽住。
妙!棕榈背景恰到好处,
我随手整理了一下衣裤。
搜寻那苦恋的旧景,
花前月下风雨路。
哦,“棕榈”谐音多清楚,
婚姻贵在“终旅”不在半途。
于是,自拍自乐瞬间美,
心潮为迎金婚而祈福。
◎哥俩水乡采芦叶
芦荡深处芦苇密,
谁家哥俩采芦叶。
片片芦叶似翡翠,
他俩举手移足忙不歇。
只见小弟贪顽耍,
拣起芦叶卷芦笛。
摇头晃脑吹乡调,
惊飞野鸭逃蹿急!
刨挖芦笋尝新鲜,
不料戳破手指鲜血滴;
哥骂小弟自作又自受,
又爱怜地掏出创口贴。
小弟指着芦丛忽尖叫,
原是发现了小“秘密”——
野鸭惊飞留下一窝蛋,
嘿,绿茵茵的堪称绝!
哥哥笑骂“机灵鬼”,
他眉飞色舞没法掖;
他俩叽叽喳喳忙捡蛋,
回头赶紧摘芦叶。
老爸划船喜迎接,
笑纳芦叶一叠叠。
连夸孩子勤快得丰收,
哥俩抱团笑咧咧!
夕阳、归舟、武威水,
芦笛吹奏凯旋律。
老爸喜见野鸭蛋,
连称回家庆功喜摆端午席!
◎鲁迅的戒尺
--绍兴三味书屋启迪录
若不见这等模样,
新生代早已将你遗忘。
你陪伴过鲁迅的童年,
聚焦过师生的目光。
如今静卧讲台一角,
早已丧失了昔日张狂。
正因你责打过鲁迅手心,
书屋才将你当文物珍藏。
如称书屋是苦读圣贤的殿堂,
你便是维持塾规的警棒,
若说此处培育了一代文豪,
你便是琢玉成器的砂礓。
啊,没有规矩岂成方圆?
此乃教书育人的无字宪章。
啊,今不奢求你重振雄风,
惟愿你回归凡人心房。
沐浴艳阳的祖国花朵啊,
芳草茵茵亦有蝇虫躲藏。
征途上处处警灯闪烁,
千万别违规贸然前往!
◎会眨眼的星星故事多
一闪一闪,时明时暗,
点缀着夏夜的浪漫。
扑开身边萦绕的萤火虫,
奶奶转话起星空浩瀚。
不谈斗状的北斗星,
又不提牛郎织女隔两岸。
她乘凉爱讲新故事,
今儿专讲银河岸旁兄弟俩。
看,一对星星在眨眼,
河东是红脸,河西是白脸。
原本是一对亲兄弟,
分挑两担过河闯风险。
两副挑子皆由爹妈备,
轻的是灯草,重的是石担,
任凭哥俩各自选,
看谁先行到对岸。
小弟嫌重挑灯草,
憨兄礼让挑石担。
哪料银河狂风起,
兄抵对岸弟却遭风拦......
哦,故事浅显仍震撼,
原来苍天有眼识好汉。
啊,世间拈轻怕重者,
欲想成事难于上青天!
请扫描或者自动识别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