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写事也可以ldquo镜头法切入

第3课习作要求是写《快乐一家人》《我的家庭》的主题,许多同学写作时都习惯于开门见山,不错,这样的确能让人一下子读到你的各位家庭成员的主要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但是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的弊端,从技法上来说,显得“一般”了些。除非你写得特别生动有趣,才能在考场作文里胜出。

我在辅导学生时,又教给他们两招儿比较新颖的技法,一是“小标题式的结构”;二是“镜头法切入”。

“小标题式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一看就知道,比如课本上的范文,第一段总体概括地写我的全家有几口人,接着第二段以至于后面几段再写每个人物,还根据人物性格特色,进行小段的命题(小标题)——每个段落前都有一个小标题,四口人就是4个小标题,最后收尾再总结性的收尾。

有的著名小说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就是这种“小标题式的结构”,整部小说所有小标题一共有12个,列出来如下:

一、神仙的忌讳 

二、三仙姑的来历

三、小芹

四、金旺兄弟

五、小二黑

六、斗争会

七、三仙姑许亲

八、拿双

九、二诸葛的神课

十、恩典恩典

十一、看看仙姑

十二、怎么到底

我们小学生写的作文,如果用“小标题式的结构”,至少3个以上就足矣,每一个小标题写1~2个自然段,就可以集中把这位家庭成员写得生动有趣。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下面来重点谈谈什么是“镜头法切入”?

这种写作技法又怎么运用到考场作文中出奇制胜?

“镜头法”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时常用的一种“文字方面的特写”,许多电影拍摄时都爱用这种手法,倘若换成文学作品,就是“文字版的镜头法切入”。

比如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换成文字版的“镜头法切入”,影片一开头,就是:

一座萧索的荒村,前面大片大片干涸龟裂的农田,打出字幕“河南延津县王楼乡西老庄村”,荒草迷离中,这个村庄在寒风中瑟缩着,接着一段浓郁的河南口音的男声旁白响起:

“一九四二年懂至一九四四年蠢,因为一场旱灾,我类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类问题……”(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

这段旁白结束后,镜头又开始切换到一户村里唯一的深宅大院,俯拍的镜头里只见夜幕下,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预示着主人的富有,空荡荡的大院落,斗拱飞檐的四合院,主要的正厅亮起了灯火,双扇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慢慢悠悠地走出一个打着灯笼的人……

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

这就是“镜头法切入”。

我引领学生课外延伸导读时不要光读个热闹,要学会品味,这样你才能把文学写作技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

比如,我在相应的第3课文库选用的也是家族故事,其中第一篇就是荣获鲁迅文学奖的满族女作家叶广芩的《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个家族故事开头也用了“镜头法切入”,用类似于电影镜头法切入,描写一个女作家深夜坐在灯下,她望着搭在椅靠背上的新做的水绿色的绸缎面旗袍发呆,她的思绪纷繁而复杂……

文字描写完全是“镜头法切入”,我们在阅读时就像在看电影——反复都是电影镜头的特写,特别是前面三段,现在摘录如下:

旗袍垂挂在衣架上与我默默地对视。

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我仍没有睡意。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书桌,窗外是呼呼的风,稿纸铺在桌上,几个小时了,那上面没有出现一个字,我的笔端凝结着滞重,重得我的心也在朝下坠。我不知道手中这篇文章该怎样写,写下去会是什么……

精致的水绿滚边缎旗袍,柔软的质地,在灯光的映射下泛出幽幽的暗彩,闪烁而流动,溢出无限轻柔,让人想起轻云薄遮、碎如残雪的月光来。旗袍是那种四十年代末、北平流行的低领连袖圆摆旗袍,古朴典雅,清丽流畅,与现今时兴的。与服务小姐们身上为多见的上袖大开衩旗袍,有着天壤之别。

“镜头法切入”反复来个文字版的“特写”之后,作家才开始切入正题了,继而接着写道:

其实,这件旗袍的诞生不过是昨日的事情,与那四十年代,与那悠远的北平全没有关系,它出自一位叫做张顺针的老裁缝之手。老裁缝今年66了,66岁老眼昏花的裁缝用自己的心缝制出了这件旗袍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上品,是他50年裁缝生涯的精华集结,是一曲悠长慢板结尾的响亮高腔……

小说的结尾再次回到夜晚的灯下,这段水绿色的旗袍上,十分讲究文章的“起承转合”,堪称“首尾呼应”的典范啊!例如:

十天后,张顺针让他的儿子给我送来了这件旗袍。

水绿的缎子旗袍。

我在带领学生品读之后,马上就让孩子可以运用到今天的习作里,我说你写自己的家庭成员也可以这样用“镜头法切入”开头,例如:

夜晚的南京城,万家灯火辉煌,在一户高档小区16层住宅的厨房间,抽油烟机在“呜呜呜”地运作着,灶头上炖着鸡汤,电饭锅里米饭已熟,一位系着围裙的能干主妇还在当当当地切着土豆丝,她身材微微发福,头发简单地向脑后拢起扎成一条马尾辫,手脚麻利地切菜,同时想起了什么继而对着门口大喊着:“XXX,你写作业头要抬起来哦!不能离本子太近!听见了没有?!”直到我不耐烦地回一声:“知道了。”她才放心地继续“当当当”地切菜……

当你写到这里,再开始讲述:

这位能干的主妇就是我的妈妈——家庭一级大厨!

接着再写她的轶事一件即可。

当阅卷老师阅读这样写人物的“镜头切入法”,犹如在看电影啊!顿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就是这种写作技法的优势!

我经常在编写教材时思考着——我选入的课外阅读作品能让学生从中获取到什么写作技法?继而马上就能在考场作文里体现出来立竿见影的奇效?

时刻研发型的专业的作文辅导老师,她就是带着这种“书呆子气”,讲课时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升学考试,和让孩子实实在在学到写作知识,马上就能使用的宗旨,我不会跟家长“玩概念”去忽悠家长,我只讲“务实”。

有的学生当堂就运用了这种技法,写出了自己的家庭成员,尽管笔法由于刚开始运用,还显得十分“稚嫩”,但是他们毕竟又学会了一招儿考场作文能出奇制胜的“法宝”啊!

谢谢观看!

作者介绍:

桑玲,生于年,原为南外仙林分校语文教师,后辞职单干,曾先后在《读者》、《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报》、《教师报》、《教师博览》、《上海教育》《山东教育》《广东教育》、《宁夏教育》、《语文报》等全国重点报刊杂志上,一共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多篇,其中我的《读者教我战胜自卑怯懦》一文,曾获得《读者》杂志社“纪念创刊25周年”征文一等奖(全国获一等奖者仅仅5人),获奖作品刊登在《读者》杂志的年第6期三月B版上。可以在新浪博客《涌源作文》上查到原件照片!还被全国一级期刊《教师博览》特聘为“专栏作家”。从教20多年以来,曾辅导小学生在《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作文》《少年作文大世界》《小星星》《扬子晚报》《金陵晚报》《马小跳》《同步作文周报》《快乐日记》《作文总动员》等全国重点报刊杂志上发表作文多篇,可以在新浪博客《涌源作文》上查到原件照片!曾多次获全国少年儿童作文征文和各类作文竞赛大奖,其中曾辅导学生获得中国少年作家班全国征文一等奖,江苏省年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的特等奖!曾辅导学生参加《语文报》全国征文大赛,参赛的作文《奋进》有36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征文16篇!办学特色坚持走“大语文”的教育路线,坚持亲自授课和当堂批阅作文,惯于用业余时间积极阅读“充电”的积累,力求在作文课堂上挥洒自如,旁征博引地激发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编写的教材有《涌源作文》《涌源阅读训练》《涌源文库》三部书,给每个年级授课时,力求三本书贯穿课内课外,使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教材将会不断校对和更新,以求跟上时代潮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3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