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计算机模拟,可打印出人体组织器官模型;戴着VR眼镜,患者成了“透明人”,血管、神经、器官都看得一清二楚。昨天,全国乳腺癌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医院院长唐金海教授告诉记者,在维卓致远的技术支持下,省人医已通过“3D打印技术”和“3D虚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顺利完成了两例乳腺癌手术。
厉害: 高科技手术已完成两例 26岁的李佳(化名),因为右侧乳腺癌不得不手术治疗。让她更担心的是,她的乳腺癌部位在乳房中央位置,这一块区域的乳腺癌,一向被国内外专家视为非常棘手。各种可能都会有,是否保乳,让医生很为难。考虑到李佳还很年轻,专家决定动用最新的“秘密”武器,不仅要切除肿瘤,还要为李佳保留乳房。 如果想保住乳房,那么手术就必须“高度精确”。唐金海教授告诉记者,手术不仅有强大的医生团队做保障,还运用了3D打印技术,加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最新技术。 据介绍,今年5月份至今,医院一共成功完成了2例这样的乳腺癌手术,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和手术完美融合到一起。
解密: 这是个什么样的手术 是不是被各种科技词汇弄得有点晕头转向?在昨天的乳腺癌高峰论坛上,就有专家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 第一步:用3D打印技术,复制人体组织器官 专家说,很多患者手术之前,也是心有忐忑,因为现在大多数的CT、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结果,看起来也就是黑白光影,非专业人士无法辨识。病灶具体多大,精准位置在哪,从何处着手切除,影响如何?不仅患者很茫然,医生有时也吃不准。 手术前,李佳也存在同样的困惑。首先登场的就是3D打印技术。利用CT、核磁共振多角度拍摄的片子,进行计算机模拟合成三维立体影像。这样根据这个立体影像,用特质材料,打印出一个逼真的、内部结构层次分明的乳房模型,病灶的部位也一清二楚。医生拿着模型放在患者面前,给患者讲解,方便很多。最关键的是,医生自己也更加心中有数。 第二步:用虚拟现实(VR)技术,显现人体结构 VR现在更多的是用在游戏当中,戴上眼镜,体验者立即就进入一个虚拟逼真的世界中,让自己沉浸其中。同样,利用CT、核磁共振多角度拍摄的片子,计算机还原出一个虚拟却又无比逼真的人体。 这样病人和医生更加清楚手术怎么做了。戴上眼镜后,甚至可以手指一滑,虚拟的病灶完全就剥离出来,医生可以在这样动画逼真的世界里,模拟手术过程。 第三步:临场应用增强现实技术“透视”手术部位 简单说,就是将虚拟现实(VR)技术,与真实手术“无缝”对接。专家笑说,在手术中,如果碰到棘手的部位,可以戴上眼镜,眼睛扫过的地方,视野里就会出现一个逼真的虚拟场景,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患者乳房整个部位的构造也就一清二楚。需要手术部位仿佛“透明”一样,血管、组织、肌肉、病灶、骨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李佳的手术就更加顺利地完成了。 总之,3D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实现了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的精准可视,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治疗效果。 未来: 可发出报警声提醒医生 唐金海教授告诉记者,“3D打印”技术、“3D虚拟现实”技术,今后还有进一步的拓展。而提供技术支持的维卓致远的研发团队表示今后的阶梯发展目标是从为医生提供技术的信息系统,逐步升级为指导医生的专家系统,最终成为独立系统。 比如,可以利用3D技术进行手术导航。在手术刀快要接近手术部位或是关键位置时,系统就会发出报警声,提醒医生要注意。维卓致远的技术专家介绍说:作为未来技术的领航者,目前维卓致远已经在3D打印、虚拟现实,3D手术导航、增强现实、医学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行业的领先优势,在医疗的精准可视化领域形成了产业的闭环,在临床领域此系统技术的探索应用已经与国外完全同步,甚至在某些开发理念上已经超越了国外的现有水平,将不断使尖端技术满足当下的手术需求,为医生的手术保驾护航。
全程精准可视,让医生不再想象,手术变简单
专家告诉记者,过去无论是术前还是术中,手术,完全凭医生的经验,更多的是医生的一种空间想象能力。一位成熟的外科医生成长,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如果利用了高科技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熟悉、了解手术立体空间。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只需要几年时间。通过系统的应用高科技技术,实现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的精准可视,患者将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热议
本次手术被南京晨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新华日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同时,凤凰新闻网、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迅速引起了医疗界的热议和社会的广泛
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