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新生徐玉玉因为被骗后心情极度低落,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在徐玉玉之后,山东又一大学生被骗后心脏骤停。
在谴责电信诈骗的同时,大家不禁要问:心情与心脏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1真相:伤心欲绝真的把心给伤了
因为情绪引发猝死,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像这两位大学生的情况,遇到的不多。但是在医院里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有些患有突发心梗,而起因就是因为受到刺激。这些患者大多本身就有三高,或者是有冠心病史,受到刺激后,会出现胸闷胸口阵阵疼痛等症状。医院,就因猝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而离世。
当人受到外界刺激时,特别是突然的对情绪产生强烈冲击,如听到噩耗、遭遇强烈的情感打击、巨大的恐惧等重大精神创伤后,交感神经系统一下子达到极度,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出现室颤,不能及时让心脏恢复到平稳的节奏,可能就会引发猝死。情绪创伤越大,心脏可能损伤越大,导致意外心脏事件的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大。另外一些潜在疾病比如家族性的疾病史,也会引起心率失常。
专家分析道,两例猝死的案例,都发生在农村。医院。在病发现场,面对年轻孩子的晕倒,没有医疗常识的家长,根本不会想要做心肺复苏,也不会做心肺复苏。并且在现场,也没有配备除颤仪等设备。在呼吸骤停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猝死。
2假象:“好”心脏也有“坏”表现
激动情绪一方面可能诱发心脏病突发,另外心理应激还会诱发“心碎综合征”。受刺激后,会出现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和心肌酶水平升高,与急性心梗的表现极为相似,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没有冠状动脉狭窄或栓塞的情况。
“心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大部分是由于亲友意外死亡、失恋、激烈争吵等严重的悲痛、愤怒、惊吓诱发。“心碎综合征”这种心脏病是功能性的,一般没有器质性的改变,随着时间流逝,心理感情平静了,一般2-4周就能完全恢复了。但是,如果对“心碎”放任不理,血管痉挛厉害,也会使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出现猝死。“心碎综合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3心理:受刺激后可能造成抑郁
还有个名词叫“心碎症候群”,也是指受刺激后,产生急性应激障碍的反应,可能是抑郁、失眠,身体疼痛,甚至也会诱发心脏病。
当身体到处都充斥着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时,会导致心跳加速,引发心律不齐。一些焦虑症的患者,对他们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他们有早搏、心律不齐的现象。特别是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受刺激后可能导致死亡。
4心情:平稳心态有益血管健康
愉快的心情,不仅让整个人精神焕发,也会让血管受益。因为当人的心情处于平静放松时,交感神经平稳状态,体液调节良好,血流平稳,血压波动小,这样心脏损伤减少。因此不要大喜或者大悲,让心脏平稳过好每一天。
当出现抑郁情绪时,要学会倾诉,说出心中的不快。找朋友家人聊聊天,不能憋在心里。还可通过适当途径发泄,例如健身运动等。也可转移注意力,约三五好友一起逛街、旅行等。但是如果尝试各种方法都效果不理想时,就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金陵晚报)
“微医青海”作为微医服务青海省当地的新媒体平台,秉承“就医不难、健康有道”的宗旨,通过白癜风能治好了吗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zz/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