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周六)下午2时半,海陵区文联、海陵区作协将在泰州老街当当书店举办“海陵红粟”第五期文艺讲坛,邀请本土作家董小潭与读者谈谈“创作与工作,哪个更痛,哪个更快乐?”董小潭,女,本名叶慧莲。江苏省作协会员、泰州市作协理事、海陵区作协副主席,《金陵晚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多年来,工作之余,勤耕不辍,散文、诗歌、小说等均有涉猎,创作字数近百万。年,董小潭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纠结》,其中中篇小说《稻河纪事》获泰州市首届稻河文艺奖小说类一等奖;中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街道工作纪事》,于年度在《金陵晚报》《泰州晚报》专栏连载;年出版长篇小说《谁是谁的救赎》,获年度泰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中短篇小说集《傍妆台》入选年里下河文学生态写作计划,并于当年10月出版。在她的新书《傍妆台》出版行之际,作者特作诗一首,现与大家分享。倘/若/这/本/书/是/秋/天/的/森/林这一片森林如有结构那是天地,城乡,树木,人与自然,在交替重构这一片森林如有语言那一定是属于飞翔的,行走的,栖息的,白领,打工者和农民兄弟这一片森林如有故事你若打开,必然会惊起飞鸟,走兽,还有独行者穿越这秋天的小说的丛林你想到光明便有生命之光透过一些枯木,动物的残躯,被沙沙的落叶覆盖它们交会在丛林,以展陈的姿势让人敬畏死亡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1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