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新传专业毕业多年的人,我对纸媒,一直有种“不合时宜”的情怀。
曾经的调查记者,是老师口中的无冕之王,而如今连专业的娱乐记者都快成为珍稀物种了,没了“卓伟们”,广大网友连瓜都吃不明白。
在社交媒体资讯泛滥的年代,“纸媒已死”似乎正在变成一种现实。连带着一并落寞的,是那些散落在城市中的报刊亭。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
人们对某些城市空间的留意,有时并不比一句歌词长情。
01
今日报刊亭,
除了报刊啥都卖
乐迷朋友或许熟悉,上文那句歌词来自年南京人朴树的首张专辑《我去》。
年,也正是报刊亭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年代,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邮政局等多个部门发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
一时间,南京的报摊也都变成了报亭。
《扬子晚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对市民来说,不仅省去了长期订阅本地报纸的麻烦,其他全国性的精品刊物也变得唾手可得。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轻松一下/Windows98……”
在那个还需要拨号上网的21世纪初,几年之间,南京报刊亭的数量一度达到近千个。阅读,还是那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直到年,iPone1代问世,智能全触屏手机的时代到来,移动网络开始成为强势媒介。
加之随后几年,3G网络的资费一再降低,那些曾经捏着波导、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在“移动梦网”上下载动感彩铃的日子一去不返。
而报亭,也开始经历着一场延续至今的漫长告别。
你有多久没去买过一份实体报刊了?
如今倘若你在新街口这样的市中心步行3公里,都很难再找到一个报亭。在城市之中,它们越来越像《哈利波特》里的9?站台一般神秘。
有时即使无意间撞见一座报亭,也会发现,那些过去的“城市精神世界窗口”为了自保,早就变成了一间间“绿皮小店”。
有人支起了热气腾腾的茶叶蛋炉子,有人点亮了烤肠机里暖黄的灯光。
除了报刊,你永远想象不到今天的报刊亭里都承接着些什么业务,都能买到些什么东西。
在两年前,我还是一名旅游杂志编辑的时候,就已经看不到任何报亭里售卖我参与编撰的杂志了……
香烟、饮料、口香糖;槟榔、玩具、避孕套……报刊亭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还有简易的投币充电站,为每一位“电瓶骑士”应对不时之需。
当黄绿配色的中国邮政标志,在风雨冲刷下日渐斑驳;报刊亭也愈发显现出与现代都市格格不入的陈旧感。
或许,我们都应该熟悉它的新名字:“便民服务亭”。
02
报亭转生之倒腾二手书
在时代奔流激进的潮水中,念旧的人,如果是一块浮萍,那就愿我们都是有尊严的“浮萍”。
汉口西路与宁海路的交叉口,在离南师随园校区不远处的地方,就有这么一个念旧的人。
他姓朱,是一间报刊亭的主人。
朱师傅的报刊亭,或许是全南京唯一一座只卖二手书的报刊亭。词典、小说、漫画、外文书……各种旧书高高堆起的“小书山”早已将亭子的窗口塞得满满当当。
别小看这间小小的报刊亭,据说有一万五千到两万本藏书,而在朱师傅家里更有多到堆不下的书。
从6年前盘下这间亭子开始,朱师傅就一直在这里做着二手书的生意。这些泛黄的旧书,有从旧书市场里收的,也有从学校里的学生那里收来。
让我特别惊喜的是,在这里还发现了青山冈昌的柯南中文版漫画。
即使是已经开播了26周年的动画,但据作者所说,柯南的世界线也才过去了一年多。动画版里的柯南已经用上了智能触屏手机,剧场版的柯南,更是把牛顿按在日本的国土上反复摩擦……
只是对于一个“柯迷”来说,或许只有旧漫画里的那些剧情,才有儿时的内味儿吧。
从鳥山明的《龙珠》,到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再到迪士尼《终极米迷》的系列口袋书……朱师傅收来的书是二手的,但那些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并不是。
其实,在最初做报刊亭的时候,朱师傅也以卖报纸杂志为主,只是一个月下来,卖不掉的报纸杂志摞起来有一个小板凳那么高,最后只能拿到收购站当废品卖。
朱师傅是爱书的,又熟悉二手书市场,加上长年累月收藏来的上万本旧书,于是有了号报刊亭现在的样子。
有一部电影叫《白日焰火》,里面廖凡饰演的主角与他人的两句对白我很喜欢:
“——怎么?你还想赢得世界?”
“——不,我只想输得慢一些。”
无论是卖旧书也好,卖报刊也罢,有时你很难分辨,这两者到底哪个可以输得慢一些。
但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本身就是一块“浮萍”的尊严。
03
被吞噬的都市孤岛
在社交媒体与大数据推送机制编织起的信息茧房里,有时,我们连真诚沟通的勇气都没有。
又哪里会有耐心,翻开一页页印刷制品呢?
当情绪覆盖事实,热点湮没诗意,偶尔我也会怀念起那些属于“纸媒时代”的新闻理想。
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同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
曾经的这桩案件,在多少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那时的我们相信,媒体报刊担负起的公共意识觉醒的使命,足以“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而今天,在社会公共事件中屡屡集体失声的传统媒体们,用了太多宏大叙事描绘着“岁月静好”,当新闻变成某种阵地时,报刊亭,最终只会沦为孤岛。
前些天行走在广州路上,看见一座报刊亭几乎被各种玩具塞满,像一颗巨大的糖果吸引着路过的孩子拖着父母挑选。
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代人一个缩影吧。
作者:智宇
图片:智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