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图:堆糖
一年四季里,味之清欢,巧妇烹制,我喜欢在每个不同季节,去品尝美食,今晚,月色清远,那些美食倒也回味无穷。
早春三月,大地回暖,万物勃发,田边地头,荠菜顽强地从解冻的大地里探出头,沐浴春风,淡淡地从大地里探出头,微微摇曳,翠色喜人。从田间挖一点荠菜,挖点马齿苋,洗掉尘土,再用开水烫一下,便可做成各式美食。或清炒、或凉拌、或包混沌,或烧菜汤,都是珍馐佳肴,家乡的马齿苋,须在田埂上摘取,炒时需要旺火,滴一点醋,出锅之后,保持鲜嫩,酸酸的,带着春天清新的气息,萦绕鼻头的全是一股浓浓的家乡乡野味道。
”城中桃李愁春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诗句是关于荠菜最美的诗,春天吃荠菜,吃马齿苋,吃出满嘴的春香,满心的春绿。
六月,端午前后,是吃粽子的时节,我特别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母亲会把青青的粽叶买回家,在水里煮一下,然后用冷水浸泡两天。包粽子时,选择三片粽叶错落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滚圆的红枣点在米中,再捏一撮米盖在上面,然后用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又从身后抽出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那三角粽子便在妈妈的手掌心跑呀、滚呀,越来越快,猛地戛然而止,细绳两端一扎,便包成一个精巧的粽子。
吃粽子时,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润,第三口便是妈妈的爱。
不惧时光瘦,不叹指缝宽。那棕香、那时光,淡淡浓浓、悠悠长长。
中秋时节,我特别喜欢吃家乡的米酒。家乡的米酒特别纯,散着浓浓的米香,老街到处都有,一碗碗摆放着,好客的老板会打开缸盖,重新帮你盛一碗,纯纯的糯米,浓浓的酒香,似乎只有高淳老街才飘出的独特味道。回家放上汤圆,盛在白色碗里,撒上桂花,清香四溢。
黄昏时,粉墙掩映,邀得二三好友,坐在桂花树下,吃着米酒,把酒话桑麻,咀嚼乡愁,尘世渐远,看岁月兀自流淌。
冬天喜欢吃南瓜饼和野芦蒿,做南瓜饼时,先将南瓜煮熟,捣烂,加上面粉和葱花,捏成一个个小饼,入锅油煎,炸好后,盛在白盘里,食之松软可口。而做野芦蒿需要的是精细,一斤掐六两,单剩下一段干干净净的芦蒿杆儿尖,可以炒香干或臭干,也可素炒,也可以炒咸肉丝。芦蒿炒前,可以撒上盐腌会儿,这样可以更增加它的鲜嫩;炒得时候则需要旺火,出锅之后,保持鲜嫩挺拔,带着绿绿的清新的气息。
“百花影姗姗,芬芳入餐盘。”舌尖上的家乡美食,清浅芬芳,清欢入怀,让我的幸福更有质感。
作者简介:
陈思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爱生活、爱美,喜欢把生活转换成美好文字。作品常见于《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全国各网络平台,散见于《中国文艺家》、《西散原创》、《安徽诗歌》、《文学讲堂》、《作家报》,偶有获奖。
香落尘外
“爱食尚·爱健康·爱厨房”美食征文启事
作伴结庐1如爱其文,请赐其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1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