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建成的南京金陵饭店,以.4米的高度摘得当时“内地第一高楼”称号。它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打破封闭、展开中外合作的一个典范,标签意义鲜明。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高楼大厦已不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但以金陵饭店为原点,沿着时间的纵轴,却可探寻一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深刻变迁。△建成之初的金陵饭店。姚克慎摄“内地第一高楼”刷新城市形象“改革开放当年,入境旅游的国外游客骤增,达多万人次,比年的万人次多了几倍。国外游客剧增导致饭店、宾馆供不应求。年12月,国务院研究批准立项建设6家旅游饭店,包括北京建国饭店、长城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上海华亭宾馆、虹桥宾馆和南京金陵饭店。”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在他的一本专著里如是描述。年8月4日,国旅南京分社与新加坡华商陶欣伯签订建设金陵饭店合同,选址新街口,谓之“中心开花”。金陵饭店由香港巴马丹拿设计事务所设计,杨廷宝、刘树勋、童隽等我国建筑界大师也付出不少心血。整体设计方案经过6次经济效果的分析对比,最终敲定,建37层高楼。而当时,南京最高的丁山宾馆,也不过8层。南京3个月内拆除平方米旧城建筑。负责金陵饭店施工的南京市第一建筑公司因为缺乏高楼建设经验,最初建一层需21天,后来技术不断优化,工期缩短至9天、7天、5天。成志明陈述细节:金陵饭店37层楼的静重压力为5.5万吨,在0多平方米的面积内,工人们打下脚盆大小的混凝土桩根,地基上浇筑两米多厚的混凝土。建成后测试发现,楼面米标高垂直偏差最大才3.1毫米,相当于半颗米粒,是允许偏差25毫米的1/8。年10月21日,金陵饭店封顶;12月29日央视报道时将它与葛洲坝水利工程、宝钢一期工程等并列为年国民经济建设成就之一。金陵饭店开创多项国内“第一”:第一高楼、第一座高层旋转餐厅、第一个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第一座12层室内大型停车库、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管理的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饭店……年10月4日,金陵饭店正式开业,似一朵流光溢彩的花,盛开在新街口。人们争相前来“观光”,璇宫门票3元一张,提前一周售票,一天4场,场场爆满。年10月,金陵饭店建成30年后,二期工程——亚太商务楼竣工。这幢仍由巴马丹拿国际公司担纲设计的米高楼,既有传承,又有创新,集酒店、智能写字楼、大型会展和精品商业设施于一体,吸引一批世界强企业和大型跨国企业入驻,楼宇经济风生水起,不断增强新街口商圈的带动辐射力和总部经济实力。现在的金陵饭店。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万程鹏摄出城墙拥长江颜值更高内涵更深金陵饭店建筑的迭代升级,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经济增效提速的生动缩影。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从事南京城市规划设计管理超过30年。在他眼里,这40年描摹的城市蓝图,都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深化同步,顺应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南京市规划局年成立,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们的发展紧贴改革开放的脉搏。”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南京制定《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优化工业布局,着重解决城市住宅困难和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基本局限在城墙范围内,以速度和效率“补课”。金陵饭店之后,南京建起全省第一座城市道路立交——中央门立交,以及当时全省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的新型住宅区——南湖新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针对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老城的状况,南京提出“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发展策略。版城市总规形成“一疏散三集中(疏散老城人口和功能,人口向新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一城三区(河西新城区,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北极阁爆破拆除居民楼和外秦淮河综合整治为标志,南京拉开“显山、露水、见城、滨江”的城市更新大幕,从聚焦秦淮河到放眼扬子江,格局更大、发展更优。年国务院批复成立江北新区,标志南京从“跨江发展”走向“拥江发展”。“南京城市建设已从较为粗放的外延扩展转变为精致的内涵发展。”南京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何流说,通过统筹城市历史人文、环境风貌、地区特色、产业、社会发展、建筑功能和形态等因素,南京完成多项城市设计,覆盖面积约平方公里,中观和微观层面愈加精细和精致。适时转换城市发展动能,南京的角色定位步步抬升。从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江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版与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再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则顺应“国家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肩负起更高的使命担当。坚守与“留白”更添厚度与温度作为全国首批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城市,南京严控城镇建设行为,将集中的城镇空间面积限定在市域总面积的30%以内,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与城市绿线,锚固城市生态骨架。同时建立规划留白机制,建立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土地开发也从以增量为主转向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1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