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一样追思两种哀愁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昔凉生岂天意。天气转凉,秋意隐现,同时显现在金陵街头的,是堆堆纸灰。今天是中元节。南京俗称“七月半”,我们老家叫“七月十五”。南北还有个通称:鬼节。中元节,一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部分地区是七月十四。中元节是一个祭祖大节,这一天,民间普遍进行祭鬼魂、祀祖先、荐时食等活动。因此,中元节才被称作鬼节。据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葬礼,在社会关系里彻底离去;第三次是再没人有记得,永久地离开。所以,我们的先人留下这么个节日,目的大概就是要我们在对亲人的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记住永远逝去的他们,这也是这个节日最大的意义。在中元节这天,不论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祭先人,亦或是放河灯寄哀思,终是证明了:即使是阴阳相隔,也断不开亲人彼此间的牵挂和思念。《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传承不朽,与我们的祭祀观有必然的联系。即便百姓人家,祭祀也是大事。我出自耕读之家,自小就目睹了家中长辈在春节、清明、中元等传统节日里祭奠先人的情形。即使是在对这些“封建迷信行为”管控比较严格的时候,虽然买不到纸钱锡锭等物,我的奶奶姥姥也会偷偷准备一个水果罐头瓶子,在里面点上一小截蜡烛,配以干鲜果品,在这些日子里的日落以后,趁黑送到无人处,虔诚地祷告半天,方算能安心度过那一天。我当时难免不理解。父亲告诉我:这不是迷信,是我们的传统,是为了让我们记住孝、善良、同情心、家国血脉等中国自己的东西。于是,至今我便也传承下了这个风俗,即使是在南京城这样的大都市,也坚持每年烧些纸钱。好在金陵城是个较为传统且包容的地方,这些时节在城市的角落默默烧点纸钱,倒也未惹来异样的目光或是阻止。妹妹生前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nr/14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