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仿作诗,道出了对繁华的感伤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这是一首仿作诗,据说崔颢写完《黄鹤楼》以后,声名鹊起,名声大噪,颇为自信的李白也想和崔颢一较高下,于是就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其实,这也算是对崔颢的一种欣赏吧。

崔颢的《黄鹤楼》也是一首仿作诗,仿的是沈佺期的《龙池篇》: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光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不难看出,沈佺期的这部作品是一首拍马屁的诗,所以不出名。但是诗的形式和韵律是很出色的。因而崔颢的模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是李白的这首仿作,相对于崔颢来说,流传度没有那么高,但依然是经典之作。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一首怀古抒情诗。所谓怀古抒情诗,大都是借古人古事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在南京,传说山上有凤凰翔集,凤凰飞走以后,那个地方就被命名为凤凰台。凤凰是华丽的,是贵族的象征,全身的羽毛都是彩色的,“凤凰台上凤凰游”重复两次“凤凰”,华丽性就更高了。“空”,空荡荡,表面上是凤凰台没有了凤凰而变得空荡荡,实际上是诗人内心的空荡。凤凰离去以后,只有那江水亘古不变的向远方流去,让人感觉空荡荡的,了无生机。

这一联写出了诗人的茫然与悲哀,凤去台空,长江兀自流去。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曾经建都在南京的吴,华丽的宫廷花草已经被埋在了荒凉的幽径底下。

“晋代衣冠成古丘”,东晋文学家,如今已经成了古墓荒丘,这里有一种缅怀,灿烂的南朝、东吴、晋代、繁花、一代精英,今天都是幽径与古丘。

这一联里,李白一直在把华丽与悲哀这两个元素做着对比。曾经的繁华、华丽,而今都已经消失不在。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历史交替,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永恒便是自然。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这是最明显的律诗结构,看出李白运用文字的精准程度,这两联是这首诗的名句。“三山半落“是远远看到三座山耸立在青天之外,然后“二水中分”,江水被白鹭洲分割成两道水流,文字构成了一幅画面。我们看到,外面半落着三座山,白鹭洲分开了两条水流,三和二也是格律对仗,未必就是为数字上的三和二。

李白缅怀繁华的同时,又放眼看到金陵的景,但这景依然不能消除他对繁华的缅怀。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在古诗里多代指奸佞小人。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里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写出了王安石对于即将变法的决心。

“浮云蔽日”指的是皇帝的身边被小人包围,皇帝被小人蒙蔽。在金陵看不见长安,内心十分忧愁。

这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李白忧国伤时的情感。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没有什么事情是永垂不朽的,没有永远的悲哀,也没有永远的欢乐,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看懂这些,我们对于眼前的得失也就能看得淡一些。

~完~

作者简介:稻花鱼姐姐,诗词爱好者,在解诗读词中,见自我,见天地。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5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