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大观园中才女多,《红楼梦》开篇就借石头之口讲出为女儿立传的初衷。“石头”经历过的红尘众女子,个个让须眉男儿汗颜,金陵十二钗尤其如此。大观园诗社建立后,贾宝玉简直被众人摁在地板上揉搓。说到诗社,不免令人想起那些优秀的诗文。不过有一点令人奇怪,作为文人骚客吹捧的“四君子”,“梅兰竹菊”的诗文自古多如过江之鲫。大观园诗社作了“红梅诗”与“菊花诗”,却没有兰与竹的诗文。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
《红楼梦》没有“兰花诗”原因不复杂,只因“兰”是贾兰的名字。李纨的判词这样描述: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贾兰名“兰”,叔叔姑姑们作诗,一般不会拿小辈的名字调侃。尤其李纨领袖大观园众人,又因为贾珠之死孤儿寡母,大观园诗社之所以没有兰花诗,主要是照顾李纨孤儿寡母的情绪。
[二]
不作“兰花诗”与贾兰有关,不作“咏竹诗”同样与林黛玉有关。潇湘馆最多的就是竹子,大观园众人咏“海棠、菊花、桃花、芙蓉、柳絮”,唯独没有竹子,自然是怕林黛玉多想。
潇湘馆竹子最多,闺阁女子咏竹子,势必要涉及到湘妃,湘妃竹,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的一系列典故,而不是“节节高”之类男子风骨作为歌咏。
林黛玉小性,动辄生气,她号潇湘妃子,虽然竹子是好题材,众人害怕林黛玉生气,也都避讳不敢提议咏竹子。
[三]
另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竹子关乎林黛玉一生命运,甚至对宝黛二人来说极其重要。
贾元春之所以将“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就在于由竹子想到潇湘妃子再想到舜帝。借以歌颂当今皇帝贤明。但林黛玉居住潇湘馆有凤来仪,又号潇湘妃子,注定她的结局与妃子相关。尤其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说的就是王昭君出塞嫁于匈奴为王妃的典故。
关于宝黛爱情的结局,林黛玉写过唯一一首与竹子相关的诗文,就是谁也没看过的《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四]
《题帕三绝》主要咏“眼泪”,但第三首却借湘妃洒泪翠竹成斑,写出潇湘妃子林黛玉的最终结局。
《题帕三绝》对宝黛爱情来说至关重要,是林黛玉在贾宝玉对她诉肺腑后,又叫晴雯给她送两条旧手帕传情后直抒胸臆的三首诗。
《题帕三绝》从来没有人见过。皆因诗中对宝黛爱情的缘起到结束,林黛玉的心路历程交待的清清楚楚。尤其第三首,借“湘妃竹”典故,交代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湘妃竹借舜帝死于苍梧之地,其妻子娥皇女英二女寻于湘地得知舜帝已死。泪洒翠竹成斑后,相继而死。后世为纪念湘妃也就是潇湘妃子之名命名斑竹为“湘妃竹”。这背后潇湘妃子的故事至关重要。
[五]
宝黛爱情的结局,根据脂砚斋批语《一捧雪》的故事,以及《姽婳词》和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昭君出塞)暗示:贾宝玉遭难,林黛玉不得已被贾元春赐婚,像王昭君一样远嫁异国,成为真正的“潇湘妃子”,并最终死在异国他乡。
根据《题帕三绝》第三首推测,林黛玉嫁到异国后,男方对她很不错,生活场景也与潇湘馆类似,奈何林黛玉心有所属,不可能再屈身他人。身边人、身边事再好也不如当初大观园中潇湘馆与贾宝玉相处的日子。“物是人非事事休”,林黛玉最后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一般,相思成灾,泪尽而亡。
[六]
竹子也是林黛玉的化身。在《红楼梦》中有特殊意义。所以没有“咏竹诗”,是曹雪芹有意为之,不言而喻。
当然,“梅兰竹菊”代表冬、春、夏、秋。只咏秋冬代表的菊花诗以及梅花诗,自然是兰、竹有生命,有希望,而菊花、梅花代表肃杀,代表贾家的末世,以及大观园群芳离散。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5268.html